返回列表

闽台送王船

区域:思明区

简介
相册
视频
项目级别
国家级
项目类别
民俗
批次时间
第三批
所属区域
思明区
保护单位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
其他级别项目
7个

送王船源于十五至十七世纪的中国闽南地区,现在是广泛流传于中国闽南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的禳灾祈安仪式,既有共性,又有地方性。在闽南,大多每三或四年在秋季东北季风起时举行;在马六甲,则多在农历闰年于旱季择吉日举行。仪式活动历时数日,或长达数月。

该遗产项目植根于滨海社区共同崇祀“代天巡狩王爷”(简称“王爷”)的民间信俗。当地民众认为,王爷受上天委派定期赴人间各地巡查,拯疾扶危,御灾捍患;而海上罹难者的亡魂(尊称为“好兄弟”)四处漂泊,无所归依。因而,人们定期举行迎王、送王仪式,迎请王爷巡狩社区四境,带走“好兄弟”。

届时,人们在海边、滩地迎请王爷至宫庙或祠堂,用供品祭祀王爷;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普度“好兄弟”。送王时,人们请王爷登上事先精心制备的王船(木质或纸质的船模),民众以各种艺阵开道,簇拥着王爷巡查社区四境,一路召请“好兄弟”登上王船,随王爷一同出海远行,继续代天巡狩的使命,济黎民百姓,保四方平安。因此,该项目被当地社区民众称为“做好事”。

该遗产项目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长期以来发挥着巩固社区联系、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间对话,体现了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造力。

2005年,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7年,被列入厦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王船狂欢节》 拍摄:陈卫华

2016年11月26日,游王船,王船在社区巡境后抵达华藏庵,早已有数以万计的市民游客和信众等候在那 拍摄:苏华琦

2018年7月27日,一艘长10.58米、长期供市民游客免费参观,陈列在厦港海洋文化展厅的王船 拍摄:苏华琦

2018年11月25日,游王船,塔埔社区第十三届“送王船”文化节开幕式后,王船从开幕式现场经社区到达塔埔福济殿 拍摄:苏华琦

2019年11月14日,市民抚摸王船船身绕船一周以祈福 拍摄:苏华琦

2020年11月15日, 厦港第十届送王船文化节 拍摄:苏华琦

采莲队护送王船 拍摄:赵建军

海沧钟山送王船《王船巡境》 拍摄:欧阳淑顺

争抬王船 拍摄:杨金木

此平台为公益平台,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53168270@qq.com
返回列表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