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的定义可知,文化指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具有民族性和政治性。生态,通常指的是生物的生活状态,即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文化生态,顾名思义,就是文化产生和发展所处的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它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状况和环境。而就某一区域的文化生态而言,它是受特定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及其发展进程影响的各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呈现出的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现实人文状况,即各地区各民族历史上传下来的自然而然的、原生性的日常生活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如闽南多数地方有泡制功夫茶饮的做法,许多人家里备有茶壶、茶杯、茶海、茶洗、茶盘、茶垫、茶铲、茶滤、茶罐等功夫茶具。人来客至,烧水、温壶、装茶、润茶、冲茶、浇壶、温杯、运壶、倒茶、敬茶、品茶等,虽然诸多雅称如“乌龙入宫”“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对他们来说可能十分陌生,但一系列泡茶过程操作起来自然娴熟,功夫茶技艺成了他们耳濡目染、与生俱来的本能。又如正月初二是许多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俗称“做客”,这一天女儿会携女婿和外孙回娘家拜年,因此又称“囝婿日”……这些文化形态,即文化生态不是现在一两天能够形成的,而是在祖祖辈辈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产生,并经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自觉遵从、习惯成自然形成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