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厦门市)建设成果展国庆1号开幕
厦门,位居闽南金三角中心,是著名侨乡和闽南文化的发源地。2007年6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范围为泉州、漳州、厦门三市及所辖29个县(区、县级市,含金门县)。为推进厦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厦门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合力作用,认真贯彻文旅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办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非遗传承、展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非遗调查,加强非遗资料的记录、保存,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搭建一批非遗文化活动和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加强社会宣传和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同时加大非遗保护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市非遗保护传承、展示、传播活动品牌效益日显,闽南文化的保护传承氛围和态势不断得到优化,城市文脉得到有效延续。2019年,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为展现厦门市闽南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优秀闽南文化得到社会更广泛的重视和参与,厦门市文化馆策划 “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于10月1日在厦门市文化馆大厅展出。“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厦门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一区一节”、“闽南文化进校园”、“闽南文化走透透”等特色品牌活动开展,重点区域保护建设情况等图文资料,营造闽南文化人人参与、社会传承的良好氛围。
图文:非遗部
编辑:罗晔琦 校对:郑丽新
审核:邓文冰、蔡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