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2022年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圆满结业

区域:厦门市时间:2022-12-16

 

2022年12月13日至15日,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厦门市文化馆、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2022年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在白鹭宾馆举办。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提高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能力素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传承人经验的交流。

本次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结合厦门市非遗保护工作现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国家、省、市三级专家对厦门市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习中心(所)负责人和市区两级非遗工作者等近两百人开展理论培训。

01线上讲座:

代表作名录遗产项目现状报告:原则、方法及路径

 授课老师:巴莫曲布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首席专家。

02线上讲座: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当代创新

授课老师:管宁

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论坛》执行总编辑,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福建省优秀人才,福建省文化名家。

03专题讲座: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授课老师:董立功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嘉庚研究院华侨华人资料中心主任,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会员,共青团福建省委青年讲师团成员,厦门城市党建学院客座教授,厦门市“鹭江讲坛”报告人。

本次培训班创新性的加入报告会、分享会的形式,结合厦门市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创新成果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内容丰富、形式多元。

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报告会

报告会分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研究报告、发展现状报告及保护优秀案例等三个板块,代表分别上台汇报发言,调研成果首次在大众面前呈现。

《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2)》拟系统、全方位调研厦门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现状,并展开深入分析,助力加强厦门非遗工作指导,为其他地方性非遗工作提供“厦门样本”。

厦门文化遗产IP创新应用大赛(2022)分享交流会

主题:非遗创新·见生活

邀请业界专家、非遗传承人、文创专家、文化传播资深人士等齐聚一堂,以分享和对话的形式聚焦非遗创新,让非遗更具生活气息。

结业仪式上,厦门市文化馆馆长、市非遗中心主任陈娟表达对参训学员、授课老师、分享嘉宾的感谢,期许各学员将这三天的培训心得带到接下来的传承工作中。对各传承人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示、批示精神,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与自身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素养、传承保护知识和能力。二是扎实做好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共同推动我市非遗系统性保护,提升非遗项目的知晓度,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三是守正创新。在不破坏非遗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利用非遗本身或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我市非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方便培训学习,厦门市非遗中心创新课程设计,精心准备培训手册、材料汇编、代表性传承人自评报告、《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项目篇》等学习材料。

三天的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圆满完成,成效颇丰。本次培训班组织严密,内容丰富,以新颖的方式、贴心的服务,创造了良好安全的培训学习环境,学员全员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地参与学习讨论,课程结构和反馈机制均获学员好评,全面提升了非遗保护工作者们的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

 

图文:林燕翎提供

编辑:林俐妍  校对:郑丽新

审核:林俐妍、蔡亚约


返回列表
此平台为公益平台,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531682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