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抗英名将陈胜元
陈胜元(1797~1853),世居厦18岁投军水师,为陈化成麾下骁门。将。1840年鸦片战争,英军先后三次人侵厦门。陈胜元以护参将之职,身先士卒,率兵反击,连胜英军三阵,迫使英舰退出厦门港,备受朝廷嘉奖。1841年英军第二次进攻厦门,陈胜元为中军参将镇守中路,与英军展开血战。因左有两军均溃,陷入重围。陈胜元身负重伤,率28士卒杀出重围。其骁勇善战,虽败犹荣。
(2)民国闽南军司令林祖密
林祖密(1878-1925年),原名资铿,字季商,祖籍平和,出生于台中雾峰,著名的雾峰林家后人。1904年迁居鼓浪屿,1915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授陆军少将衔,返闽组建闽南军1918年为陈炯明收编任粤军第二预备支队司令潮汕警备司令等职。1922年任福建省政府水利局长。1925年8月24日被军阀张毅派人刺杀于华安。今鼓浪屿有其"乌桉"故居。
(3)交通部长彭德清
彭德清(1910-1999年),同安县翔风里彭厝村(今属翔安区)人。早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同安县委书记、厦门临时特支书记、华东野战军副军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军长,1954年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福建基地司令员.翌年授海军少将军衔。1981年任交通部长,主编《中国航海史》、《中国船谱》等书。
(4)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
卢嘉锡(1915-2002年),台湾台南人,出生于厦门,是我国结构化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37年赴英国留学,获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45年回国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兼主任。解放后历任厦门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