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闽南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大约有七、八百年之久。期间,中原有两次大移民,即唐初(公元669年)陈元光的开漳和唐末(公元885年)王审知的人闽。
陈元光和他的父亲陈政、祖母魏太夫人率军队入漳州平乱,向朝廷报请设立漳州,将中原文化播传漳州,被后世誉为“开漳圣王”。不过,一直到唐末,漳州纳人政权管辖的人口只有几万人。
唐末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带几万河南光州固始县兵民入闽首先占据了漳、泉二地。过了四年多,才打下了福州,占据全福建,王审知被称为“开闽王”。王审知的哥哥王审邽父子统治闽南数十年,后来又由他们的部下留从效、陈洪进相继统治了数十年。这近百年间,闽南避开了兵祸,发展了农业生产和海上贸易,经济获得巨大的发展,人口达到15万户。在这样的背景下,原住民与中原来的民众在长期融合之后,形成了闽南民系,而闽南文化也随之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