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从针尖尖儿流淌出的非遗中国年——厦门珠绣

区域:厦门市时间:2025-05-12

厦门珠绣

厦门珠绣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装饰性手工艺品。珠绣工艺真正起源于何时无从考究,但在司马迁所作的《史记》春申君传中曰:“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可知早在汉代就有了用珠子绣制的鞋子。古代谈到珠履的诗文很多,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寄韦南陵冰》诗里云:“堂上三千珠履客,中百斛金陵春。”又如武元衡《送裴戡行军》诗有:“三千珠履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 古时贵族家里的太太小姐的鞋用珠嵌编缀就更多了,用珠镶缀鞋袜是极高贵的象征,据传严嵩被劾伏诛后,抄没严东楼(严嵩的儿子)家产时,发现数以百双的男女珠履,因为严东楼的姬妾太多,穷奢极侈,甚至他们的奴婢还“珠履嵌珠如巨菽”。

厦门珠绣工艺的历史有近百年,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些华侨从海外带回一些玻璃珠点缀的绣花拖鞋,厦门民间制鞋艺人看了爱不释手,从中受到启发,设法从日本、南洋一带捎回一些玻璃珠子,开始尝试在鞋面上绣出各种花鸟图案。于是,厦门珠拖便开始流行开了。20世纪20年代,大同路几乎成了珠拖一条街,“活源皮行”从海外进口丝绒、玻璃珠等材料,雇请一些民间艺人制作各式拖鞋,除内销外,并开始出口到东南亚一带。

到了20世纪50年代,民间艺人集中起来,组建厦门珠绣拖鞋厂,专门生产珠绣和珠拖鞋,其中其生产的珠绣拖鞋出口到亚、欧、美的50多个国家或地区。

工艺手法:

厦门珠绣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针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

全珠图案构图严谨、密不容针;半珠图案优雅秀美,清新悦目。

作品特点:

珠绣挂图,其构图清新,设色柔和,景物逼真,层次分明。

珠绣拖鞋,绣工考究,样式大方,品种多样,穿着舒适。有的鞋面纯系玻璃珠子绣成,有的则在丝绒面上用彩珠绣成珍禽花卉等各色图案,绚丽多彩,柔软舒适,尤其是夜间穿用,在灯光照射下,熠熠闪烁,光彩耀人。

厦门珍珠拖鞋,其设计新颖,造型别致,工艺精细,风格独特。

返回列表
此平台为公益平台,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531682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