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前至唐宋时期
新石器时代:已有闽越先民活动(如翔安发现的“大帽山遗址”)。
唐代:隶属泉州府,称“嘉禾里”,因岛上盛产优质水稻得名。
宋代:海上贸易兴起,厦门成为泉州港的辅助港口。
2. 明清时期:海防重镇与贸易中心
明代:
1387年,为防倭寇,设“中左所”(厦门城前身)。
郑成功以厦门为抗清基地(1650-1661年),并以此收复台湾。
清代:
1684年,清廷开放厦门为对台贸易口岸,设立“闽海关”。
1842年《南京条约》后,厦门成为“五口通商”之一,西方文化涌入(如鼓浪屿万国建筑)。
3. 近现代:华侨之乡与特区崛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闽南人从厦门出洋谋生,形成“下南洋”潮,使厦门成为华侨文化的中心。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经济快速发展,但闽南传统文化仍得到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