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级别
市级
区域:翔安区
历史上,翔安百姓为吉祥祈福,会在寺庙、民居、栋梁以及结婚床铺、壁柜画上人物、山水、花鸟、神仙、罗汉、龙凤等图画,这一传统培育出大批民间画师,产生了代代相传、延绵不断的民间美术绘画艺术。20世纪50年代翔安农民在传统民间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利用墙壁、黑板、报栏创作壁画、年画、漫画等,从闽南农村劳动生活出发,从民间剪纸、绣花、彩扎、泥塑、漆线、木雕中撷取造型技巧,描绘田间农作、圩日赶集、踩车戽水、挖井修堤、采茶摘果、养蚝捕鱼以及弄车鼓、唱南音、神话掌故、人文景观等各种生产生活情境,用民间的纯真、活泼的形象思维、天真情趣的生活场景和绚丽鲜明的色彩,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作品夸张而无华,视觉效果强烈而散发乡土亲情的温馨,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简洁明快的风格,具有现代民间艺术的特点,散发出特殊的泥土芳香。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产生重要影响。
2009年,被列入厦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