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小喜欢吟诵童谣,自成为一名教师以来,本人长期从事闽南童谣的教学工作,十分关注闽南童谣的保护与传承。2006年起,我担任了学校闽南语的教研组长,负责学校闽南语课题研究和教学工作。
在一线课堂上,我传授闽南童谣,十几年如一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传唱闽南童谣人才。在开展闽南童谣教研方面:我勇于实践,争当先锋,承担学校闽南语的公开课程,为全区闽南语老师提供一个闽南语教研平台。几年来,由我主导的集美区闽南童谣观摩课《贫惰仙》、研讨课《有趣味的闽南话》,以及参与厦门市闽南童谣调研公开课《学童谣,赛童谣》、《粽》、《母亲节》、《一只蠓仔》等课题的研究,使我对闽南童谣的教研进一步趋于成熟,得到了闽南语专家和社会的充分肯定。近年来,我积极组织、开展和参与闽南童谣的展演、宣传与交流等活动,如:积极开展每年的闽南童谣夏令营活动,2014年曾组织邀请两岸的闽南语专家、学者和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的闽南童谣夏令营活动,有力促进了两岸闽南童谣的交流与学习;参与学校通过厦门市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进校园特色校评估验收工作、组织参与“厦门广电集团闽南之声广播童谣拍拍秀活动”等等。
一直以来,本人积极投入闽南童谣的创编工作,由本人创编的闽南童谣《小小梦想家》、《别说我还小》等作品,分别荣获2014年厦门市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成人组一等奖和集美区2014年优秀童谣比赛一等奖的佳绩。2020年编写童谣在集美区新童谣征集中获奖。其中《着趁少年紧拍拼》 《光盘行动着支持》获一等奖,《菜花婶上菜市》《珍惜米粮记心里 》获二等奖,《大雨来》获三等奖。近年来,本人还积极参与闽南童谣的教材编写工作,参与编写的《闽南方言与文化》乡土教材低年级版目前已投入试用。参与整理闽南童谣及童玩的设计,其中《抽虎须》《抬新娘》《东西南北》三个设计参与《闽南文化》编委会出版的书籍,由鹭江出版社出版,该书籍是同城化读本,有助于厦、漳、泉童谣童玩的交流。抗疫期间,本人编写3首抗疫童谣,并拍摄成短视频,希望孩子们能够居家不忘学习,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助力抗击疫情。
今后,在闽南童谣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本人将再接再厉,为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