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郑天泗

区域:同安区

简介
相册
相关资讯
项目级别
省级
批次时间
第四批
所属区域
同安区
保护单位
同安新赐锡雕工作室

郑天泗、1980年生,大专学历,目前进修天津大学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助理工艺美术师。

1989年—1993年泉州市德化县厚德小学

1993年—1996年泉州德化国宝中学。

1996年—2000年厦门集美轻工业学校。由于家人的坚持要学陶瓷专业。

1998年—2001年通过成人高考。江西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

2001年—2004年在厦门同安艺匠工艺品有限公司上班,打工数年间仍不忘对锡雕技艺的痴迷执着。

2005年毅然决然辞去了工作正式拜泉州府民间打锡艺人李耀辉的第三代家传人李剑泞为师,用传统的打锡技艺制作佛器具出口台湾。其间结识了妻子庄亚新,偶然间俩人了解到台湾有位国宝级大师陈万能已由制作传统锡器晋升到现代锡雕艺术品,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夫妻俩日夜潜心研制了不少锡雕新技术结合了现代设计理念,传统加现代使之更好传承发扬。

2009年夫妻俩创办了厦门同安新赐锡雕工作室。

2014年:助理工艺美术师职称、同安锡雕传习中心主任。

2015年:厦门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获厦门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福建省民间工艺专家称号、荣获厦门市同安区银城十佳工匠称号。

2016年:为厦门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2016年创立银敲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立时便确定了品牌“银敲”—银城同安千年史,敲得锡艺百年传。

2017年:荣获厦门市同安区首批民俗文化人才称号、进修于天津大学网络教育网络学院工。

2018年荣获“厦门市第九批拔尖人才”称号。获福建省第四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安锡雕代表性传承人。

材质:采用云锡99.9%的环保稀有贵金属,锡质感细腻、温润、略泛朱色、硬而不刚,柔而不软,便于手工敲打制作成型,是已知金属工艺材质中可塑性效果最好。用锡制作的锡器既有插花花长久;储茶味不变;盛酒酒香醇的特性。

技艺:由于锡熔点低,易于成型。不但可雕、可錾、可敲、可捏、可凹雕、可线雕、可浮雕、更便于用电烙铁直接塑形,其技艺特点是别的材质所不及的。打磨洗亮好的锡雕作品更是泛着特有的金属光泽更显作品的高雅贵重。

造型:在造型上紧凑、简约玲珑、收放自然、比例协调,通过造型、装饰、质地肌理等艺术手段来体现作品内的韵味和意蕴。造型的气韵体现在形体的大小、方圆、俯仰、开启、收放,线条的曲直、张弛、缓急、长短、强弱等变化,给人以乐感和神韵。以求达到适用与美感的完美结合,创造一种和谐,给人带来一种秩序、安逸、稳定的精神享受。


郑天泗秉承着“文化自觉”与“工匠精神”,才能把同安锡雕(银敲)传承、发扬。积极进校园、进社区等文化交流,参加各类展会,作品展示、现场体验制作等。锡雕作品《长寿平》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锡雕作品《富贵吉祥》荣获2013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台湾工艺家协会联合举办“中华优秀作品奖”银奖;锡作品《团结》获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在广州举办的第52届“金凤凰创新奖”银奖;锡作品《福禄寿喜》获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海峡工艺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2020年锡抗疫情作品《吃货》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登。锡作品《和合盏》获2020年最闽台十佳伴手礼等。期间《人民日报》、《福建日报》、《厦门晚报》、《厦门电视台》及一些自媒体等进行了报道。

暂无描述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新闻图片

锡雕(同安锡雕)

省级
传统美术
第五批
此平台为公益平台,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53168270@qq.com
返回列表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