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9月至1972年7月,就读于内厝镇斗门小学;
1972年9月至1977年7月,就读于厦门巷东中学;
1978年至今,从事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2011年6月参加文博行业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培训;
2009 年6月,陈和永被厦门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4年5月,陈和永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5月,陈和永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9月,前往山西、安徽观摩学习北方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目的是吸纳中华民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精髓;
2011年8月,前往新加坡宣传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从小就特别喜爱闽南的传统民居建筑,利用周末、节假日随祖父、父亲四处营建、修造富有闽南风格的传统民居、牌坊、祠堂、寺庙、宫观、塔幢、亭阁等建筑,16岁高中毕业后全心学习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1978年得其祖父陈江棍、父亲陈淮琴的真传,全面传承择地、建筑平面与空间设计、择日动土、大木制作、木雕(细雕)、泥水技艺、剪粘(剪瓷雕)和厌胜物制作、油漆、彩绘、贴金等整个技艺流程。擅长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长期立足于实践,同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艺精且敬业,虚心且好学,能够积极主动开展该项目传承和对台、对外交流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其主要代表作有1986年和2005年翻修与重建的同安东岳行宫建筑群中的圣帝殿(又名东岳庙),其外观特别是建筑群的顶与廊,碑坊、塔幢皆仿北京的东岳庙;2000年翻修与重建的同安城关东岳行宫建筑群中的聖帝殿(又名东岳庙)、门楼、牌坊、塔幢; 2001年修建厦门何厝妈祖顺济宫;2004年修建翔安吕塘村九溪堂亭阁和漳州龙海白水镇山边村的龙云寺;2007年修建安徽龙川灵山庵大雄宝殿和厦门仙岳山土地公庙;2010年修缮厦门思明区“江夏堂”,该建筑于1910年落成,为清光绪皇帝御赐武状元黄培松所建宗祠,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厦门市涉台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华人黄氏总祠堂。2010年修建厦门思明区篁津宫,2011年修建厦门湖里区小厅宫和思明区何厝玄天上帝宫。2012年修建厦门海沧区京口岩观音宫和思明区佛光寺。2013年修建厦门湖里区塘边龙渊宫和翔安区准提寺,下美店王公宫,2014年修建厦门湖里区塘边圆塘宫和翔安区崇春堂,白云寺 ,海沧区柯井张氏宗祠等,2015年修建翔安区林溪堂,洪厝洪氏宗祠,陈板陈氏宗祠等。2016年,修建厦门市翔安区后行朱氏宗祠、民居等。2017年,修建厦门市和集美区锦园后浦郭氏宗祠、民居等。2018年,修建厦门市湖里区濠头社凤山庵和濠沙宫等,2019年,修建漳州天宝玉尊宫烧金炉等。
陈氏世代传承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厦门)精湛,其造型典雅优美既有中国传统建筑对称、严整、封闭的格局,又有华丽活泼、夸张矫饰的闽南传统建筑风格特色,是现今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出色代表。包括民居、牌坊、祠堂、寺庙、宫观、塔幢、亭阁等多种类闽南传统建筑,既反映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水平,又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全面完整地掌握整个技艺,包括:择地、传统建筑平面与空间设计、择日动土、大木制作、木雕(细雕)、泥水技艺、剪粘(剪瓷雕)和厌胜物制作、油漆、彩绘、贴金等等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