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级别
省级
区域:同安区
农民画是乡村农民利用劳动业余时间,按照原始审美和返璞归真的艺术手法创作的一种具有民族化、生活化、自然化、装饰化的民间艺术。同安农民画历史悠久,从一些民居建筑、生活器物等文物可以窥出早期民间绘画的轮廓。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同安农民画形成规模,作者都是乡村农民,当时以年画、版画、宣传画为主。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专业美术人员的辅导,趋于装饰化,大凡现实生活中的劳动生活素材,诸如围海造田、封山育林、修渠筑坝、圈猪积肥、插秧播种、采茶摘果以及喜弄车鼓、浅唱南音、蒸糕搓圆、蒜头龙眼、甘蔗芋头等都可以入画,这些农民画的主要内容是表现生活化、自然化的生产生活和乡风乡俗,蕴含着劳动人民挚热、朴实、率直、憨厚的情感。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从民间剪纸、绣花、彩扎、漆线中汲取造型技巧,使得作品绚丽又质朴,有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气质。随着时代进步和人民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农民画除了农民的创作外,还有渔民、牧民及家庭妇女。改革开放以来,同安农民画经常参加国内外展览、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民作者老、中、青三代传承、互相促进,开创了农民画的新局面。
2013年,被列入厦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