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珠光青瓷烧制技艺(同安汀溪)

区域:同安区

简介
相册
视频
非遗传承人
相关资讯
项目级别
省级
项目类别
传统技艺
批次时间
第四批
所属区域
同安区
保护单位
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综合服务中心

珠光青瓷是古同安汀溪窑烧造的一种青瓷。汀溪窑是我国宋元时期南方青瓷窑址的重要代表,1956年修建汀溪水库时发现。器形有碗、碟、瓶、罐、洗、钵等。釉色以淡褐黄釉为主,纹饰有卷草纹、篦点纹、菊瓣纹等,有的碗底还压印双鱼、小鹿、水禽等图案,充满简约明快的内在美。这些民用器皿,随着泉州“宋元中国的海洋贸易中心”丝绸之路远销到日本、朝鲜、印尼、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南亚、西亚、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等地。日本“茶汤之祖”珠光文琳(1422年-1502年)把汀溪生产这种刻有直线和卷草篦点纹青瓷碗命名为“珠光青瓷”。

同安窑珠光青瓷色泽温润如玉,有浙江龙泉余韵,但又发展出自成一派、刻划洒脱、自然率真的装饰特点,极具地域特色,它简约的内在美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安窑珠光青瓷体现厦门地域独特的陶瓷工艺制造技术和较高的审美情趣,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2010年,被列入厦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新闻图片

洪树德

省级
传统技艺
新闻图片

陈亦非

省级
传统技艺
新闻图片

庄岑瀚

省级
传统技艺
新闻图片

洪冰晖

省级
传统技艺
新闻图片

陈文新

市级
传统技艺
新闻图片

珠光青瓷烧制技艺(同安汀溪)

珠光青瓷烧制技艺,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传统技艺,汀溪窑址是中国宋元时期南方青瓷窑址的重要代表。珠光青瓷器形有碗、碟、瓶、罐、洗、钵等,釉色以淡褐黄釉为主,纹饰有卷草纹、篦点纹、菊瓣纹等,有的碗底还压印双鱼、小鹿、水禽等图案,充满简约明快的内在美。该技艺设有热陶艺术珠光青瓷传习中心,由同安古窑公园修复改建而来,提供陶艺、茶道体验及各类珠光青瓷的衍生文创产品。
此平台为公益平台,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53168270@qq.com
返回列表
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