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厦门同安车鼓弄

区域:同安区

简介
相册
视频
非遗传承人
项目级别
省级
项目类别
传统舞蹈
批次时间
第二批
所属区域
同安区
保护单位
厦门市同安区文化馆
其他级别项目
1个

车鼓弄是集说唱、表演合一的民间歌舞艺术。它源于汉代的“笳鼓”(谐音“车鼓”),是古代弄戏的遗存形式。“车”就是翻转,“弄”就是舞弄之意,又有“弄车鼓”的俗称。关于车鼓弄的来历,闽南地区流传着“磨豆夫妻逗唱”“武装劫救”“丰收庆贺”等几种说法。在同安,流传较广的是“磨豆夫妻逗唱”说。相传在明代,同安有一对开豆腐店的夫妻,夜里磨豆腐时编歌唱逗,受到邻里欢迎。老夫妇继而用装豆子的斗篮代替石磨,公婆进退欢舞,戏弄玩乐,状如推车,所以就被取名为“车鼓弄”。车鼓弄表演时,二人扮做男丑与彩旦,扛着竹篮搭扣的鼓轿,踏着四方交叉步,进三步退三步,一唱一答,妙语如珠。内容多为孝道劝善、夫妻情趣、情人相思等。

车鼓弄大部分表演都在庙会祭祀时,有时也被邀请到婚庆人家演出,是农村自娱自乐传统表演项目。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厦门同安地区,几乎村村都可以看到车鼓弄表演。近年来,经过改编整理提高的“车鼓弄”也出现在广场民俗、大型文艺彩街和晚会上,对保持民间表演艺术的多样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着积极的作用。

2007年,被列入厦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7年,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新闻图片

卓来治

省级
传统舞蹈
新闻图片

林锦延

省级
传统舞蹈
新闻图片

林明卿

省级
传统舞蹈
此平台为公益平台,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53168270@qq.com
返回列表
预览